題目
1.通過注射被動免疫制劑如丙種球蛋白等,使接收者獲得一定時期的免疫力,稱為( )。
A.自然自動免疫
B.預(yù)防接種
C.人工被動免疫
D.自然被動免疫
2.計劃免疫屬于( )。
A.自然自動免疫
B.自然被動免疫
C.人工自動免疫
D.人工被動免疫
3.對于曾與傳染病患兒接觸過的兒童,要實行檢疫,進行觀察。檢疫期限為( )。
A.該傳染病最長的潛伏期
B.10 天
C.20 天
D.該傳染病最短的潛伏期
4.在病后一周內(nèi),可以在病人的皮膚上看到 3 種皮疹:紅色斑疹、水皰、結(jié)痂。這種
癥狀的傳染是( )。
A.麻疹
B.手足口病
C.水痘
D.膿皰瘡
5.傳染病的病原體包括( )。
①病毒 ②細菌 ③真菌 ④原蟲 ⑤蠕蟲 ⑥飛蟲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6.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內(nèi),呈現(xiàn)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 )、易感者的免疫狀態(tài)有關(guān)。
①種類 ②數(shù)量 ③毒力 ④是否變異 ⑤傳播環(huán)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7.( )是指感染了病原體,并表現(xiàn)出一定癥狀和體征的人,是重要的傳染源。
A.傳染病患者
B.病原攜帶者
C.受病原體感染的動物
D.病原體
8.以下( )病是由受病原體感染的動物傳播的。
A.乙型肝炎
B.乙型腦炎
C.菌痢
D.破傷風(fēng)
9.以下對于蟲煤傳播的疾病匹配正確的是( )。
①蚊-流行性乙型腦炎 ②白蛉-白蛉熱 ③鼠-鼠疫 ④虱-傷寒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 )的多少,對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有很大的影響。
A.病原體
B.易感人群
C.傳染病
D.傳播方式
答案解析
1.【答案】C;免疫分為兩大類: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后者包括:一是自動獲得性免疫:一般免疫時間長,可待終身,如麻疹、天花、痄腮;二是被動獲得性免疫:免疫時間短,已較少采用。故本題選 C。
2.【答案】C;計劃免疫的內(nèi)容是使“四苗防六病”,即 7 周歲及 7 周歲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 脊髓灰質(zhì)炎三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礎(chǔ)免疫及以后適當(dāng)?shù)募訌娒庖撸箖和@得對結(jié)核病、脊髓灰質(zhì)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fēng)和麻疹的免疫。人工自動免疫:是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將疫苗、類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種至人體,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對于相關(guān)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因此,計劃免疫是人工自動免疫。故本題選C。
3.【答案】A;從病原體侵入人體到最初出現(xiàn)癥狀的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不同傳染病,其潛伏期長短不一。根據(jù)某種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可以確定這種傳染病的檢疫期限。如某幼兒園某班發(fā)現(xiàn)一名兒童患猩紅熱,自患兒離園之日起該班需檢疫 12 天(猩紅熱的最長潛伏期)。故本題選 A。
4.【答案】C;病初 1-2 天有低熱,以后出現(xiàn)皮疹。皮疹先見于軀干,漸延及頭面部、四
肢。最初的皮疹是紅色斑疹或斑丘疹,一天左右變成水皰,3-4 天后水皰干縮,結(jié)成痂皮。
干痂脫落后,皮膚上不留疤痕。在病后一周內(nèi),由于新的皮疹陸續(xù)出現(xiàn),陳舊的皮疹已結(jié)痂,也有的正處在水皰的階段,所以在病人皮膚上可見到三種皮疹癥狀:紅色丘疹、水皰、結(jié)痂。出疹期間,皮膚瘙癢。故本題選C。
5.【答案】B;病原體是指周圍環(huán)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傳染病的病原體包括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等)和寄生蟲(包括原蟲和蠕蟲)兩大類。
6.【答案】B;此為書上原話,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內(nèi),呈現(xiàn)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種類、數(shù)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狀態(tài)有關(guān)。
7.【答案】A;此為書上原話,傳染病患者是指感染了病原體,并表現(xiàn)出一定癥狀和體征的人,是重要的傳染源。
8.【答案】B;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等都是由受病原體感染的動物傳播的。
9.【答案】D;蚊-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蛉-白蛉熱;蚤-鼠疫;虱-斑疹傷寒,是正確的蟲煤傳播疾病。
10.【答案】B;此為書上原話,易感人群的多少,對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