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李老師在用講述語講授知識時,發(fā)現(xiàn)班級小朋友頻繁走神,李老師于是改變教學策略,加上一些卡片和教具繼續(xù)進行講解,發(fā)現(xiàn)效果好多了,李老師使用了( )評價方式。
A.群體評價
B.正面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診斷評價
2.中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如果你要了解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明了孩子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隊伍中去。”這說明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成為( )。
A.活動的有力支持者
B.聰明的隱形指導者
C.過程的積極參與者
D.快樂的成果分享者
3.( )強調兒童主動活動的過程,關注如何為兒童提供有助于個體自由發(fā)展的學習經驗,促進其個性完善的發(fā)展。
A.行為目標
B.生成性目標
C.表現(xiàn)性目標
D.預設目標
4.中班科學活動《螺絲刀之王》,幼兒認識螺絲刀并嘗試用不同的螺絲刀修理小飛機后,分享操作經驗,“螺絲刀有的大有的小”“有一字型和十字型的”“大螺絲刀不能擰小螺絲”……教師回應:“原來螺絲和螺絲刀有不同大小、不同花紋,只有為螺絲找到匹配的螺絲刀才能擰緊螺絲”這屬于( )回應策略。
A.重復
B.反問
C.提煉
D.講授
5.非正式評價很難量化,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 )。
A.動態(tài)性
B.隱蔽性
C.實效性
D.合理性
6.評價不僅要關注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也要關注幼兒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和潛在能力。這體現(xiàn)了教育活動評價的( )原則。
A.尊重性
B.科學性
C.全面性
D.個別化
7.( )是實現(xiàn)課程總目標的最小單位。
A.月或周目標
B.學期目標
C.教育活動目標
D.主題目標
8.( )的目的就是對教育活動目標達成程度的測定,通常是在教育活動之后所實施的一種評價。
A.總結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9.小班社會活動“逛菜場”中,嚴老師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讓幼兒親自經歷“逛菜場”的過程,在游戲中感受主動與人交往的快樂。該教育活動設計的模式是( )。
A.接受式學習
B.體驗式學習
C.探究式學習
D.合作式學習
10.( )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觀察、操作、思維、表達、交往等進行適當?shù)囊龑Вㄌ釂枴⒅v解、指導、建議等形式。
A.引導性互動
B.支持性互動
C.參與性互動
D.挑戰(zhàn)性互動
答案解析
1.【答案】C;在活動過程中,根據(jù)幼兒的頻繁走神的具體情況,老師反思改變教學策略是屬于形成性評價,所以選C。
2.【答案】C;教師只有真正轉變角色,成為積極的參與者,才能用幼兒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3.【答案】B;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生成的目標,強調兒童主動活動的過程,關注如何為兒童提供有助于個體自由發(fā)展的學習經驗,促進其個性完善的發(fā)展。
4.【答案】C;提煉式回應是指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概括性總結,故本題選C。
5.【答案】B;此為書上原話,非正式評價很難量化,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隱蔽性。
6.【答案】D;評價不僅要關注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也要關注幼兒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和潛在能力。這體現(xiàn)教育活動評價的個別化原則。
7.【答案】C;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地位,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是課程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在每日教育過程中的具體反映,是實現(xiàn)課程總目標的最小單位。
8.【答案】A;此為書上原話,總結性評價的目的就是對教育活動目標達成程度的測定,通常是在教育活動之后所實施的一種評價。
9.【答案】B;體驗式學習是指幼兒親身介入實踐活動,通過認知、體驗和感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方法。“逛菜場”活動設計的模式是體驗式學習。
10.【答案】A;此為書上原話,屬于師幼互動策略部分的知識點,引導性互動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觀察、操作、思維、表達、交往等進行適當?shù)囊龑Вㄌ釂枴⒅v解、指導、建議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