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下列關于幼兒的時間知覺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敘述,錯誤的是( )。
A.時間知覺的精確性與幼兒年齡呈正相關關系
B.時間知覺的發(fā)展水平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呈正相關關系
C.幼兒對時間單元的知覺和理解有一個由兩端向中間、由遠及近的發(fā)展趨勢
D.幼兒理解和利用時間標尺的能力與其年齡呈正相關關系
2.嬰幼兒掌握方位知覺的順序是( )。
A.前后、上下、左右、里外
B.左右、里外、前后、上下
C.上下、前后、里外、左右
D.里外、上下、前后、左右
3.1.5歲的幼兒伸手要站在樓下的媽媽抱,這說明幼兒的( )。
A.形狀知覺發(fā)展不夠
B.大小知覺發(fā)展不足
C.想象力不夠豐富
D.距離知覺發(fā)展不足
4.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會接觸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具體事物,其中我們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顏色、嘗到的味道是( )。
A.注意
B.感覺
C.想象
D.記憶
5.沃克和吉布森的經典( ),其測查的是嬰兒的( )。
A.視崖實驗、形狀知覺
B.陌生情境實驗、距離知覺
C.三山實驗、大小知覺
D.視崖實驗、深度知覺
6.在挑戰(zhàn)節(jié)目上我們可以看到能夠一手畫圓一手畫方,或是邊背古詩邊默寫英文的人,這個“特異功能”體現的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轉移
C.注意的穩(wěn)定性
D.注意的廣度
7.每次媽媽給小明講故事,小明都能一直安安靜靜地認真聽完。這說明小明具有( )。
A.注意的范圍
B.注意的穩(wěn)定性
C.注意的選擇性
D.注意的分配
8.開展語言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注意力突然被班級外喧鬧的游戲聲吸引了過去,這是由于( )所引起的注意分散。
A.教學活動組織不合理
B.缺乏興趣
C.疲勞
D.過多的無關刺激
9.在音樂課上,為了發(fā)展兒童的有意注意,最恰當的做法是( )。
A.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吸引兒童的注意
B.利用多種形象的教具
C.讓兒童做音樂游戲的任務
D.用美妙的歌聲吸引兒童
10.幼兒園老師上音樂課時,一邊彈琴,一邊組織孩子們按音樂節(jié)奏做各種動作。老師的這種注意的品質是( )。
A.注意的穩(wěn)定性
B.注意的范圍
C.注意的轉移
D.注意的分配
答案解析
1.【答案】C;幼兒對時間單元的知覺和理解是由中間向兩端、由近及遠的發(fā)展趨勢。
2.【答案】D;1歲能辨認里外,幼兒3歲辨上下,4歲辨前后,5歲自身辨左右,7歲他人辨左右。
3.【答案】D;深度知覺即立體知覺,是距離知覺的一種,是對同一物體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體的近遠距離的知覺。而樓梯的高度差體現的就是深度。深度知覺是隨著經驗的豐富逐步發(fā)展的。
4.【答案】B;感覺的定義后面的原話,我們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顏色、嘗到的味道都屬于個別屬性,因此選B。
5.【答案】D;沃克和吉布森的經典“視覺懸崖”測驗,其測查的是嬰兒的深度知覺。
6.【答案】A;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集中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動上。一手畫圓一手畫方,邊背古詩邊默寫英文,這都是在同一時間集中注意力做兩件事情。
7.【答案】B;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中所能持續(xù)的時間。持續(xù)時間越長,注意越穩(wěn)定。小明能完整聽完故事,說明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長,具備注意的穩(wěn)定性。
8.【答案】D;無關刺激的干擾容易引起幼兒注意的分散,也就是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班級外的游戲聲就是一種無關刺激,影響了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注意力。
9.【答案】C;有意注意需要加強目的,做任務是給予目標、加強目的的體現。
10.【答案】D;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集中到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活動上。幼兒園教師一邊彈琴一邊組織孩子做動作體現的是注意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