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兩排相等數目的棋子,如果等距離擺開,小明知道是一樣多;如果將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攏,小明也不會覺得密的一排更為短且數目更少。這表明小明( )。
A.認識的抽象性
B.行為的無意識性
C.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傾向
D.思維具有守恒性
2.4歲的幼兒不能理解當A>B時,則B<A。這表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 )。
A.思維的狹隘性
B.絕對性
C.表面性
D.不可逆
3.先將重量、質地和顏色完全相同的兩塊球形橡皮泥讓幼兒進行重量比較,然后當著幼兒的面把其中一塊壓成扁平狀,這時,幼兒可能會認為球形的橡皮泥比壓成扁平狀的橡皮泥更重一些。這說明幼兒的思維具有(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守恒性
D.自我中心化
4.( )的發(fā)生標志著兒童的各種認知過程已經齊全。
A.感覺
B.知覺
C.記憶
D.思維
5.兒童手上離開了玩具就不會游戲,說明其思維方式是( )。
A.直觀行動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具體形象思維
D.形式運算思維
6.幼兒依靠頭腦中的蘋果、梨子等形象進行加法運算,這種思維方式為( )。
A.具體形象性思維
B.聚合式思維
C.抽象邏輯思維
D.直觀行動思維
7.李老師正在大聲地給孩子們講《丑小鴨》的故事,突然淘淘站起來說要去廁所,原本正在聽故事的孩子們也紛紛喊著要去上廁所。李老師生氣地說:“去,去,去,都去!”孩子們立馬“遵命”,高高興興地跑向衛(wèi)生間,李老師更生氣了。幼兒的這種行為是因為( )。
A.思維的表面性
B.思維的片面性
C.沒有組織紀律觀念
D.完全聽懂了老師的指令
8.幼兒往往把動物或一些物體也當做人,體現了幼兒思維的( )。
A.經驗性
B.擬人性
C.表面性
D.片面性
9.以下關于思維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直覺行動思維在2-3歲兒童身上表現最為突出
B.2.5-3歲是幼兒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轉化的關鍵年齡
C.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所特有的思維方式
D.兒童思維的發(fā)展階段雖然是可逆的
10.根據思維的發(fā)展,下列不屬于直覺行動思維特點的是( )。
A.直觀性和行動性
B.絕對性和擬人性
C.初步的間接性和概括性
D.缺乏行動的計劃性和對行動結果的預見性
答案解析
1.【答案】D;思維的守恒性是指對客觀事物有了穩(wěn)定的本質的認識,不為其非本質變化所迷惑。不會覺得密的一排更為短且數目更少是守恒性的體現。
2.【答案】D;不能理解當A>B時,則B<A指的是不能逆反思考,是思維不可逆的體現。
3.【答案】B;完全相同的兩塊球形橡皮泥讓幼兒進行重量比較,當著幼兒的面把其中一塊壓成扁平狀,這時,幼兒可能會認為球形的橡皮泥比壓成扁平狀的橡皮泥更重一些。這說明幼兒的思維具有不守恒性。
4.【答案】D;思維的發(fā)生標志著兒童的各種認知過程已經齊全。
5.【答案】A;兒童手中離開了玩具就不會游戲,說明其思維方式是需要觸摸的。
6.【答案】A;幼兒依靠頭腦中的蘋果、梨子等形象進行加法運算,這種思維方式為具體形象思維。
7.【答案】A;小朋友聽不出來老師說的話是氣話,而是順著老師字面的意思,都去上廁所了,這體現了幼兒思維的表面性。
8.【答案】B;把動物或一些物體也當做人,體現了幼兒思維的擬人性。
9.【答案】D;兒童思維的發(fā)展階段是不可逆的,各種水平的思維也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
10.【答案】B;絕對性和擬人性是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