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單選】愛爾維修的“教育萬能論”夸大了( )對人的發(fā)展作用。
A.遺傳
B.教育
C.先天環(huán)境
D.個體的能動性
2.【單選】初次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張的人是( )。
A.裴斯泰洛齊
B.馬丁·路德
C.保羅·朗格朗
D.斯賓塞
3.【單選】( )是近代教育理論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的奠基之作,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形成了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A.《論科學的價值和發(fā)展》
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
D.《教育漫話》
4.【多選】以下屬于實踐作業(yè)的是( )。
A.朗讀
B.小制作
C.社區(qū)服務
D.小實驗
5.【判斷】在良好的師生關系構成中,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關系。( )
6.【單選】學生游泳不能像做計算一樣省略步驟,是因為游泳的動作結構不具有( )。
A.物質性
B.展開性
C.簡縮性
D.內隱性
7.【單選】( )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徑。
A.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B.嚴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
C.保持與學生良好的交往和溝通
D.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意識和心理結構
8.【單選】掌握了樂理以后對于各類樂器的學習有很好的幫助,這符合了( )。
A.相同要素說
B.概括化理論
C.產(chǎn)生式遷移理論
D.關系轉換說
9.【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維果斯基提出了文化歷史論
B.根據(jù)學生原有的準備狀態(tài)進行教學,就是教學的準備性原則
C.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說明,通過適當?shù)慕逃柧殎砑涌旄鱾€認知發(fā)展階段轉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D.維果斯基主張教學內容應該與兒童現(xiàn)有的水平同步
10.【判斷】與學習動機中其他內驅力相比,附屬內驅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增強。( )
答案解析
1.【答案】B 愛爾維修的“教育萬能論”夸大了教育對人的發(fā)展作用。
2.【答案】B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fā)起者馬丁•路德為了爭取人們信仰新教,提倡廣設學校,尤其是初等學校,并主張教育機關應該由公費設立,政府有強迫人民送子弟入學的義務,初次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張。
3.【答案】C 《普通教育學》是近代教育理論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的奠基之作,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形成了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4.【答案】BCD 選項A朗讀屬于口頭作業(yè),故不選。
5.【答案】√ 在社會道德上,師生關系表現(xiàn)為相互促進的關系。
6.【答案】C 游泳屬于動作技能,而動作技能的動作結構具有展開性,每個動作都必須切實執(zhí)行,只能加快速度,而不能合并、省略。計算屬于智慧技能,動作結構具有簡縮性,動作可以合并、省略和簡化。所以游泳的動作結構不具有簡縮性。
7.【答案】C 保持與學生良好的交往和溝通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師獲得威信的重要捷徑;嚴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教師威信形成的精神動力;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意識和心理結構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基本條件。
8.【答案】B 掌握了樂理是抓住了概括的原理,屬于概括化理論。
9.【答案】ABC 選項D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當走在發(fā)展前面,也就是教學要引導發(fā)展和促進發(fā)展,教學內容應該略高于兒童現(xiàn)有的水平,這樣教學才能夠促進發(fā)展。
10.【判斷】× 在兒童早期,學生的動機以附屬內驅力為主;兒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屬內驅力的強度有所減弱;到了青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